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亮点之北京篇
1.北京市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坚持就业与创业双轮驱动,构建形成促进就业与引领创业并举、市场择业与帮扶就业互补的政策服务体系。
2.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大基层岗位开发,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对服务期满后仍留在基层工作的人员,给予定向招录,升学优惠等政策。
3.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用人单位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4.不断扩大求职创业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低收入农户)、贫困残疾家庭、残疾毕业学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5.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见习补贴。
6.实施创业引领行动,创立“大学生创业平台和大学生创业板” 建立“进口有政府服务、出口有市场承接”的创业服务新模式,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宣传展示、工商代办、企业规范化治理、专业化培训、投融资对接、股权托管、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服务。
7.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改策,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提供最高30万元贷款,合伙创业的最高100万元,创办小微企业最高可借贷200万元。
8.对毕业生创办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9.连续6年举力“东升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设立百万元大奖,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及经营场地等支持。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高点之天津篇
1.强化就业促进。
2.对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给予1年杜保补贴;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杜保补贴。
3.鼓励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给予其最低工资标准70%的生活费补贴,每月200元的带教费等补贴。
4.对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企业,每留用1人,给予其2000元的奖励。
5.聚焦产业发展、定位职业需求,实施多工种、全链条、广覆盖的技能培训,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给予培训补贴、校能鉴定补贴等支持。
6.鼓励灵活就业,对各类企业招用毕业1年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7.突出创业引领。
8.全方位锻造大学生创业氛围。给予“一延一货一免五补贴”。
9.即延展扶持期限(毕业前2年和毕业后5年)。
10.给予1年岗位补贴和3年社保补贴。
11.给予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建立个人信用担保)。
12.给予每月1800元最长24个月的房租补贴。
13.组织免费创业培训。
14.给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每年最高500万元的补贴。
15.对大学生创业导师每帮带成功创业1人给予5000元的授业补贴。
16.一条龙服务,让大学生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17.建立创业前免费测评培训、创业中补贴支持、创业初导师指导、初创成功后延伸帮扶。
18.促进基层成长,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支接基层,锻炼人才,放飞年轻人梦想。
19.推行“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下沉审批权限到区,便捷的服务措施,让就业者安心,贴心、温心,让创业者站得住、立得稳、行得远。
20.实施全方位就业指导,完善多方式就业服务,采取网络招聘、就业创业超市等多种方式,提供上线下24小时求职服务。
21.对家庭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亮点之河北篇
1.加强创业引领。
2.对毕业5年内初次创业的毕业生,给予3年社会保险补贴;对稳定创业的半年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助。
3.对租用经营场地的初创毕业生,给于每年3000-5000元的租金补贴。
4.对合伙创业的,提供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5.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以及入驻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创业园的毕业生创办的科技型小微企业。
6.提供3年的房租、物业和水电费补贴;对发展前景好、带动就业多的入驻企业和创业项目,孵化期在原有3年基础上再延长1年。
7.对入驻众创空间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3年的房租、宽带网络和公共软件补贴。
8.鼓励企业吸纳。
9.对中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生。
10.给子每人1000元的吸纳就业补贴和最长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11.提升就业能力一,对参加技能培训的给予每人不超过2200元的培训补贴。
12.对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每人不超过1200元的培训补贴。
13.对安排毕业生参加实训的创业实训基地可按每人每月300元、期限3个月的标准,给予创业实训补贴。
14.对参加其他各类技能培训的,还给予数额不等的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家庭手工业培训补贴等。
15.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并能取得职业证书的,技能鉴定补贴。
16.对参加就业见习的,给予一定金额的见习补贴,并将见习对象范围扩大到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及少数民族县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学校毕业生。
17.加大困难帮扶,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每人2000元-次性求职补贴, 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可给予2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亮点之山西篇
1.实施“七补一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创力小微企业可享受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省级留成100%、市具留成50%的财政补助。
3.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小微企业,享受最长三年社保补贴。
4.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训的,每人最多补贴5000元。
5.给予创业大赛优秀项目不超过10万元补助;自主创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获每年不超过2000元、最长3年场租补贴。
6.自主创业带动就业3人以上的,可获每带动就业1人最高1000元补助。
7.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园区,按入驻高校毕业生创业户数以每户不超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
8.高校毕业生创业可获最高20万元担保贷款,还可申请最高50万元贷款再扶持。
9.实施“六补一缓”,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0.招用高校毕业生的按每人不超过1000元给予吸纳就业补助。
11.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年生的,按每人每月300元给予最长3年岗位补贴。
12.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给予最长3年社保补贴。
13.提供不超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财政贴息。
14.对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可按每人不超1100元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15.离校未就业高校生可参加3-12个月的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50-100%的见习补贴。
16.初创小微企业可缓缴最长一年社保费。
17.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18.放宽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条件,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可设置一定数量职位面向本县户籍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招聘),适当降低学历、放宽或不限制专业、降低或不设开考比例、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
19.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
20.加大政府在基层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开发更多适合高校生的就业岗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亮点之内蒙古篇
1.鼓助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2.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等待遇。
3.引导和鼓助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4.统筹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服务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社区民生和中小企业人才储备六类基层服务项目,服务期满目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在全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国有企业招聘中享受按比例定向招录优惠政策。
5.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和旗县以下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毕业5年内目服务期达到2年以上(含2年)的高校毕业生,在机关工作的取消试用期,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直接执行定级工资,级别工资或薪级工资高定1个档(级)。
6.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7.将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最高额度由10万元推高到50万元。
8.建立了创业典型奖补机制,对符台条件的创业项目,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万元创业补贴。
9.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吸纳就业多的创业项目,给予“以奖代补”资金支持。
10.对到贫困嘎查,村创业并带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用水、用电、用地等资金补贴。
11.对入驻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期限为3年的房租补贴。
12.着力促进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13.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每年要从录用(招聘)计划总数中拿出15%的职位(岗位) ,专门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毕业生。
14.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每年拿出不低于招幕总数15%的比例定向招募蒙古语授课毕业生。
15.中央驻内蒙古各类企业、自治区国有企业每年按接收计划20%的比例面向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定向招录。
16.蒙古语授课大学生辅修宜于就业创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费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亮点之辽宁篇
1.出台高校毕业生创业系列扶持政策。
2.对租赁场地首次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2年的3000元/年至10000元/年的创业场地补贴。
3.给予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特困、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4.高校毕业生创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可提供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5.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一次性领取剩余的失业保险金,创业满2年失败的,可比照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保补贴。
6.实施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7.对新招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8.对用人单位吸纳家庭困难大学生就业的,给予不超过3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
9.对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10.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的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给予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1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12.对高校毕业生到县域创业的,给予连续3年扣减9600元年缴税款、核减30%用地成本等优惠。
13.放宽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条件,艰苦边远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可设置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县户籍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招聘),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或不限制专业。降低开考比例、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
14.在县域双创毕业生破格评定职称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淡化论文、奖项要求,对县域双创毕业生破格评定职称。
15.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在基层领域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16.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辽回辽来辽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先进典型高校巡回宣讲活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